【傑出團隊】威院跨專科內鏡團隊 獲醫管局傑出獎表揚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8/23 00:30

最後更新: 2021/08/23 15:30

分享:

分享:

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部名譽專科駐院醫生鄧承恩表示.該院自2014年引入內鏡黏膜下剝離術。(陳永康攝)

內鏡手術治療近年需求持續急增,威爾斯親王醫院內鏡中心隨着治療技術愈趨複雜,成立全港首支將外科及內科醫護融合的跨專科內鏡團隊,人手由最初僅5人增至現近80名包括麻醉科醫護、病人服務助理等的齊全團隊;團隊今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,團隊認為工作獲肯定,期望未來可進一步研究機械人縫合技術,代替微創手術需要「開洞」。

在內鏡手術治療未普及時,市民如患上早期大腸癌,需進行開腹手術,或引發後遺症。該院內科及藥物治療部名譽專科駐院醫生鄧承恩表示,該院於2014年引入內鏡黏膜下剝離術(ESD),患者確診早期癌後接受「黏膜下剝離術」,較過往患者接受大型手術治療的康復情況更好,只需從病人口腔伸入內鏡,再用手術儀器以「片皮」方式,逐少批走受癌細胞影響的黏膜,最重要的是可讓病人保留完整器官。

圖中顯示病人有消化性潰瘍出血,以往需要以手術開刀治理。(醫院提供)

圖中展示透過內鏡處理消化性潰瘍出血,毋須開刀。(醫院提供)

他又指,過去17年間,該院內鏡中心處理的黏膜下剝離術數量持續上升,於2019年更完成了約180宗黏膜下剝離術,較2009年的約50宗大幅上升,手術成功率達95%,至於去年則受疫情影響下降至120宗。

此外,團隊於去年成功開發全球首個內鏡手術機械人,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大腸癌,即用於醫治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微創內鏡手術。此技術較傳統ESD易操作,可減低腸穿孔的風險;團隊至今已成功運用新系統,為35名病人進行大腸ESD,料未來會將其普及化,並引至其他國家。

對於今年榮獲醫管局傑出團隊獎,團隊直指作為全港首支將外科及內科醫護融合的跨專科內鏡團隊,獲獎實屬實至名歸,盼多年的心血可「長江後浪推前浪」般傳承下去。團隊又期望,未來5至10年會致力發展機械人等人工智能。該院內鏡中心總監趙偉仁解釋,內鏡毋須開刀,大大減低術後併發症機率及住院時間,期望未來可進一步研究機械人縫合技術:「即使打開成個胃部腸部,成層癌細胞黏膜切除後,可以通過縫合臂好安全地埋口」,可代替微創手術需要「開洞」。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